最近的 Meta 在 AI 圈属实有点扎眼。不过焦点不是模型突破,而是一言难尽的公司管理。斥资 143 亿美元投资、挖来“行业天才”领军,扎克伯格亲自下场高调地四处挖人,换来的却是数据质量被指“低下”、核心人才纷纷出走,外加一桩让人侧目的 AI 伦理丑闻。这剧情可以拍成《社交网络 3》了。一、失控的“超级碗”战队故事的高潮从今年六月开始。为了追赶 OpenAI 和 Google,扎克伯格下了一步重棋:向数据标注领域的独角兽 Scale AI 狂掷 143 亿美元,并将其创始人、AI 界的风云人物 Alexandr Wang 请来执掌全新的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(MSL)。同时,扎克伯格发起了一场激进的“挖人”活动,以招募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。扎克伯格甚至被调侃在看 OpenAI 直播时都不忘挖人,从苹果挖来的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、思维链的开山作者 Jason Wei 以及北大校友孙之清等人相继加入。这支队伍星光熠熠,被寄予厚望,堪称 AI 领域的“超级碗”战队。可惜,这支战队的蜜月期短得惊人。危机的第一个信号是人才的迅速流失。随 Wang 一同加入的前 Scale AI 高管 Ruben Mayer,仅仅两个月便宣告离职。尽管他事后澄清是因“个人事务”,并强调自己“非常满意”在 Meta 的经历,但这并未平息外界的猜测。紧接着,AI 研究员 Rishabh Agarwal、产品管理总监 Chaya Nayak 和研究工程师 Rohan Varma 等核心成员也相继“跳船”。Agarwal 在告别时还引用了扎克伯格的话:“在一个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里,你所能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”。压垮团队士气的,是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。多位内部人士爆料,MSL 的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重金引入的 Scale AI 所提供的数据“质量低下”。推中是指 Ruben Mayer 离职,而非 Alexandr Wang。Scale AI 建立在低成本的众包模式上,而随着 AI 模型日益复杂,业界更需要像其竞争对手 Surge 和 Mercor 那样,从一开始就依赖高技能领域专家的模式。结果,Meta 的团队不得不绕开这位“正牌”合作伙伴。关于 Alexandr Wang 的争议也一直不断,他并非 AI 研究员出身,被视为领导一个顶级实验室的“非传统人选”。尽管 Meta 的发言人否认存在质量问题,但这笔百亿美金的投资究竟是为了战略合作,还是一场昂贵的人才收购秀,外界的疑问越来越大。与此同时,Meta 内部的文化冲突愈演愈烈。从 OpenAI 等公司挖来的“空降兵”们对 Meta 庞大的官僚体系感到沮丧,而公司原有的 GenAI 团队则感觉自己的工作范围被大大限制,沦为“二等公民”。一切乱象的背后,是扎克伯格对 Llama 4 模型表现平平的失望,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计成本的、近乎疯狂的追赶策略。但事实证明,用钱砸出来的“天团”,未必能赢得比赛。二、打不过,就加入?内部一地鸡毛,外部形象岌岌可危,核心技术又迟迟不见突破。在内外交困之下,Meta 开始考虑一个曾经无法想象的选项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面对自家模型性能不足、AI 助手用户活跃度惨淡(仅占月活用户的 10% 左右)的现实,MSL 的高层已经开始讨论在 Meta AI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或向 OpenAI 的模型,作为提升产品能力的“权宜之计”。这一潜在的战略转向,无异于公开承认了自己在 AI 核心技术竞赛中的暂时落后。尽管 Meta 的发言人仍在强调公司“全方位”的策略,包括自研、开源以及最近与 AI 图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达成的合作,但这更像是在自家下一代模型(如 Llama 5)成熟前的无奈之举。讽刺的是,这种“借力”策略在 Meta 内部早已不是秘密。其内部编程工具已经允许员工使用竞争对手 Anthropic 和 OpenAI 的模型来辅助工作。四、当AI开始“模仿”名人屋漏偏逢连夜雨,路透社的调查报道,揭开了 Meta 在 AI 伦理上的遮羞布。报道指出,Meta 未经授权,创建或允许用户创建了数十个模仿名人的 AI 聊天机器人,其中包括泰勒·斯威夫特、安妮·海瑟薇等顶级巨星。这些 AI 机器人不仅坚称自己就是明星本人,还进行着露骨的暗示,甚至在用户的要求下,生成其模仿对象身着内衣或在浴缸中摆姿势的逼真照片。更让 Meta 无法辩驳的是,调查发现,至少有三个这样的出格机器人,是由 Meta 自己的员工亲手创建的。这些被公司轻描淡写称为“产品测试”的机器人,累计互动次数超过了 1000 万次。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,Meta 匆忙下架了相关机器人,并宣布为青少年用户增加安全防护。将过去这段时间的事件串联起来,一幅清晰的图景浮现:对现状的失望催生了急于求成的策略,混乱的管理导致了失序的团队,而一个失序的团队最终酿成了技术瓶颈和伦理丑闻。所以,扎克伯格重金打造的 AI 帝国,最终是会杀出一条血路,还是沦为竞争对手技术版图上的一块殖民地,你怎么看?本文来自:机器之心,作者:+0